水質中的溶解氧(Dissolved Oxygen, DO)是評估水體健康的重要指標,反映水體中氧氣的含量,直接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體自凈能力。那水質溶解氧該怎么檢測呢?我們一起了解一下。
水中溶解氧檢測方法步驟
1. 電化學法(電極法)
原理:通過氧選擇性膜電極測量氧分子擴散產生的電流信號。
步驟:按說明書用零氧溶液和飽和氧溶液校準,將電極浸入水體,避免氣泡干擾,等待讀數穩定,記錄溫度,溶解氧與溫度負相關。
優點:快速、便攜、可現場測定溶解氧。
缺點:電極需定期維護,膜易污染或破損。
2. 化學滴定法(Winkler法)
原理:通過碘量法固定水樣中的氧,用硫代硫酸鈉滴定定量。
步驟:采集水樣時避免曝氣(使用專用采樣瓶,注滿不留氣泡)。加入硫酸錳和堿性碘化鉀,生成氫氧化錳沉淀(固定氧)。酸化后沉淀溶解,釋放游離碘,用硫代硫酸鈉滴定至無色。根據滴定體積計算溶解氧濃度。
優點:精度高,適用于實驗室分析。
缺點:操作復雜,需避免干擾物質(如亞硝酸鹽、有機物)。
3. 光學傳感器法
原理:基于熒光猝滅效應,特定熒光物質與氧分子作用后發光強度變化。
優點:無需電解液,維護簡單,適合溶解氧長期監測。
缺點:成本較高,需定期校準。
溶解氧檢測水樣采集與保存注意事項
1.采樣要求
避免擾動:緩慢注滿采樣瓶,減少水流沖擊導致氧氣交換。
隔絕空氣:使用窄口瓶,注滿不留氣泡,密封后避免震蕩。
現場固定:若用Winkler法,需立即加入固定劑(硫酸錳+堿性碘化鉀)。
2.保存與運輸
未固定的水樣需在4℃冷藏,6小時內完成測定。
固定后的水樣可保存24小時(避光、低溫)。
通過準確測定溶解氧,可全面掌握水體的自凈能力、污染程度及生態風險,為水資源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。
網站首頁
電話咨詢
產品中心
QQ在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