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埃希氏菌(E.coli)是人體腸道正常菌群,也是水質糞便污染的特異性指示菌—— 其檢出即表明水體可能存在人類或畜禽糞便污染,大概率伴隨致病菌(如沙門氏菌、霍亂弧菌)。大腸埃希氏菌主要來源為生活污水、畜禽養殖廢水、農田徑流;多數菌株無害,但毒力菌株(如 O157:H7)可引發腹瀉、出血性腸炎,甚至危及生命,是飲用水安全與水環境健康的關鍵管控對象。
一、水質大腸埃希氏菌常用檢測方法
1.多管發酵法(國標傳統法):取水樣接種乳糖發酵管,經富集培養(37℃/44.5℃)、生化鑒定,通過最可能數(MPN)法計算菌數,周期 2-3 天,適合各類水質,結果精準但耗時。
2.濾膜法:水樣經濾膜截留細菌,轉移至選擇性培養基(如麥康凱瓊脂)培養,計數典型菌落,1-2 天出結果,適合低濁度水(如飲用水、清潔地表水)。
3.快速檢測法:基于免疫膠體金(15-30 分鐘定性)或 PCR 技術(1-2 小時定量),無需復雜培養,適合現場快篩(如應急水質監測、管網水抽檢)。
二、水質大腸埃希氏菌標準限值
1.生活飲用水(GB 5749-2022)大腸埃希氏菌限值:不得檢出(每 100mL 水樣中未檢出,確保飲用安全)。
2.地表水(GB 3838-2002)大腸埃希氏菌限值:Ⅰ 類(源頭水)、Ⅱ 類(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)、Ⅲ 類(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)不得檢出;Ⅳ 類(工業用水)≤230 CFU/100mL;Ⅴ 類(農業用水)≤10000 CFU/100mL。
3.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(GB 18918-2002)大腸埃希氏菌限值:一級 A 標準≤1000 CFU/L,一級 B 標準≤10000 CFU/L。
網站首頁
電話咨詢
產品中心
QQ在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