泳池水質監測是確保游泳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環節,主要涉及多項理化及微生物指標的定期檢測。本篇主要介紹一下泳池水質監測核心指標與標準范圍。
一、泳池水質監測核心指標
1.游離余氯(Free Chlorine)
泳池水質標準值:0.3~1.0 mg/L(國內標準);WHO建議1~3 mg/L。
作用:殺滅細菌、病毒。
注意:過高會刺激皮膚,過低則消毒不足。
2.pH值
泳池水質標準范圍:7.2~7.8(最佳7.4~7.6)。
影響:pH過高降低氯的消毒效果,過低腐蝕設備并刺激眼睛。
3.渾濁度(Turbidity)
泳池水質標準:≤1 NTU(國際標準)。
意義:反映水體清澈度,過高可能隱藏病原體。
4.總堿度(Total Alkalinity)
泳池水質范圍:60~200 mg/L(以CaCO?計)。
作用:穩定pH值,防止波動。
5.氰尿酸(Cyanuric Acid)
泳池水質限值:≤50 mg/L(室外池需控制,過高會抑制氯活性)。
6.微生物指標
細菌總數:≤200 CFU/mL。
大腸菌群:不得檢出/100mL。
隱孢子蟲&賈第蟲(需特殊過濾或紫外處理)。
7.氧化還原電位(ORP):≥650 mV(反映消毒能力)。
8.尿素:≤3.5 mg/L(國內標準,指示人體污染)。
9.重金屬(如鐵、銅)和 溶解性總固體(TDS):定期檢測防止累積。
二、泳池水質監測頻率
泳池水質檢測常規指標(余氯、pH):每2小時1次(開放期間高頻檢測)。
泳池水質微生物:每周1~2次。
全面泳池水質分析:每月1次(包括重金屬、氰尿酸等)。
通過系統監測和及時調整,可確保泳池水質符合國家標準(如GB 37488-2019《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》),保障游泳安全。
網站首頁
電話咨詢
產品中心
QQ在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