污水總氮是指在水中存在的各種形態氮的總含量,主要包括硝態氮、銨態氮、有機氮等。當污水總氮排放量超標時,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,導致水體水質惡化,從而引起藻類、水草、浮游生物過度繁殖,形成“赤潮”,破壞水生生態系統平衡。
污水總氮排放標準是多少?
為了保護水環境,我國對污水總氮的排放進行了嚴格的監管,制定了相關的排放標準。目前,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污水總氮的標準如下:
1.一級A排放標準:≤15mg/L;
2.一級B排放標準:≤20mg/L;
3.二級排放標準:≤30mg/L;
4.三級排放標準:≤50mg/L。
總氮處理效果差的原因:
1.污泥負荷與污泥齡
由于生物硝化是生物反硝化的前提,只有良好的硝化,才能獲得高效而穩定的的反硝化。因而,脫氮系統也必須采用低負荷或超低負荷,并采用高污泥齡。
2.內、外回流比
生物反硝化系統外回流比較單純生物硝化系統要小些,這主要是入流污水中氮絕大部分已被脫去,二沉池中NO3--N濃度不高。相對來說,二沉池由于反硝化導致污泥上浮的危險性已很小。另一方面,反硝化系統污泥沉速較快,在保證要求回流污泥濃度的前提下,可以降低回流比,以便延長污水在曝氣池內的停留時間。運行良好的污水處理廠,外回流比可控制在50%以下。而內回流比一般控制在300~500%之間。
3.反硝化速率
反硝化速率系指單位活性污泥每天反硝化的硝酸鹽量。反硝化速率與溫度等因素有關,典型值為0.06~0.07gNO3--N/gMLVSS×d。
4.缺氧區溶解氧
對反硝化來說,希望DO盡量低,最好是零,這樣反硝化細菌可以“全力”進行反硝化,提高脫氮效率。但從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運營情況來看,要把缺氧區的DO控制在0.5mg/L以下,還是有困難的,因此也就影響了生物反硝化的過程,進而影響出水總氮指標。
5.BOD5/TKN
因為反硝化細菌是在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進行反硝化脫氮的,所以進入缺氧區的污水中必須有充足的有機物,才能保證反硝化的順利進行。由于目前許多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滯后,進廠BOD5低于設計值,而氮、磷等指標則相當于或高于設計值,使得進水碳源無法滿足反硝化對碳源的需求,也導致了出水總氮超標的情況時有發生。
6.pH
反硝化細菌對pH變化不如硝化細菌敏感,在pH為6~9的范圍內,均能進行正常的生理代謝,但生物反硝化的最佳pH范圍為6.5~8.0。
7.溫度
反硝化細菌對溫度變化雖不如硝化細菌那么敏感,但反硝化效果也會隨溫度變化而變化。溫度越高,反硝化速率越高,在30~35℃時,反硝化速率增至最大。當低于15℃時,反硝化速率將明顯降低,至5℃時,反硝化將趨于停止。因此,在冬季要保證脫氮效果,就必須增大SRT,提高污泥濃度或增加投運池數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地區的總氮排放標準可能存在差異,具體應參照當地的標準進行執行。
網站首頁
電話咨詢
產品中心
QQ在線